天山論壇丨調查研究要謹防幾種現(xiàn)象

2023-03-30 10:21:18    來源: 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原創(chuàng)

  做好調查研究,要謹防態(tài)度上“不情不愿”,準備上“不清不楚”,過程上“不實不細”,剖析上“不深不透”,結論上“不痛不癢”,成效上“不管不問”,不斷在調研中掌握實情、找準癥結、提出對策、打開新局,使調研的過程成為加深對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領悟的過程,成為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(lián)系的過程,成為推動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過程。

  許慶光

 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。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(fā)了《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提要求、明內(nèi)容、列步驟,充分體現(xiàn)了黨中央對調查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視,為我們在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更好認識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提供了科學指引。

  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,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。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自覺把調研列入重要工作日程,在定計劃、開大會、做決策之前主動到工廠車間、田間地頭,到基層工作的鮮活一線,在調研中掌握實情、找準癥結、提出對策、打開新局。然而也有人不善于甚至不愿意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,使調查研究功效大打折扣。概言之,要謹防以下幾種現(xiàn)象。

  態(tài)度上“不情不愿”。有的干部說起調研就“頭大”,認為手頭左一個事、右一個事,哪里有時間精力去調研?這種把調研和工作對立起來的觀點,既反映出對調研重要性的認識不足,也說明工作統(tǒng)籌兼顧不夠。要明白不走出辦公室見不到大天地,只有多到一線接地氣,多到基層拜人民為師,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工作才能真正忙到點子上。

  準備上“不清不楚”。有的干部下基層前對調研什么、如何調研等基礎功課做得不夠,下去之前稀里糊涂,下去之后腦袋空空,滿足于“規(guī)定路線”,結果導致“被調研”。要想掌握調研活動的主動權,需要做好調研方案設計,合理確定時間、地點、人員,對調研目的地的經(jīng)濟社會、人文歷史等背景資料心知肚明,不能停留于“差不多”“到了再說”。

  過程上“不實不細”。有的干部為了趕時間,行程安排得“密不透風”,腳不沾泥、身不染土,群眾沒接觸幾個、情況沒了解多少。如果只是“坐著小車轉,隔著玻璃看,臨走說聲‘好好干’”,就不可能發(fā)現(xiàn)問題所在,甚至給群眾留下“作秀”的印象。必須力戒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既要“身入”基層,更要“心到”基層,不搞蜻蜓點水式調研,切實防止走過場、不深入。

  剖析上“不深不透”。有的干部不習慣運用“解剖麻雀”方法,滿足于點上情況、表面現(xiàn)象,缺乏由表及里、由此及彼、去偽存真的研求功夫。只有多問幾個“為什么”、多想幾個“怎么辦”,把握好全局和局部、當前和長遠、宏觀和微觀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、特殊和一般的關系,才能真正把問題發(fā)現(xiàn)出來,把經(jīng)驗提煉出來,把解決問題的路徑尋找出來。

  結論上“不痛不癢”。在調研結論上,有的干部為了照顧這個、考慮那個,語焉不詳兜圈子,說問題遮遮掩掩、講辦法羞羞答答,看似新理論與新名詞齊飛、圖表與模型共舞,實則沒有多少“干貨”,讓調研淪為“客里空”。實事求是是共產(chǎn)黨人的品格風骨所在,必須有一是一、有二是二,既報喜又報憂,不唯書、不唯上、只唯實,干實事、謀實招、求實效。

  成效上“不管不問”。有的干部一“調”了之,調研成果滿足于領導一“閱”了之、報刊一“發(fā)”了之,有的甚至被束之高閣,而工作“濤聲依舊”,調研成果沒有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效。這就需要建立相應制度,加強對調研課題完成情況的督查督辦,對問題解決情況的跟蹤問效,堅決杜絕為了調研而調研。

  “一語不能踐,萬卷徒空虛?!蔽覀円颜{研當作致力于求真的學問、見諸實踐的科學、講求方法的藝術,多到群眾意見集中的地方“蹲一蹲”,多到困難多的領域“走一走”,多到工作打不開局面的部門“看一看”,使調研的過程成為加深對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領悟的過程,成為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(lián)系的過程,成為推動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過程。

(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)
[責任編輯: 劉芳 ]
營業(yè)執(zhí)照注冊號:91650102766838851Y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5120170002
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:新B2-20050008 新公網(wǎng)安備 65010202000013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
舉報熱線:0991-3532125 397469069@qq.com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:0991-3532125
Copyright :copyright: m.yaqilo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(wǎng)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