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囤旅游”應囤出雙贏
2024-03-20 10:03:54 來源: 天山網-新疆日報原創(chuàng)
■“囤旅游”帶來的市場熱度和發(fā)展契機,需要我們在旅游的事前事后服務中加強特色培育和品質建設,不斷滿足市場多元需求,讓旅游消費者在“囤”中感受到更便利、更貼心、更實惠的服務,讓“囤旅游”囤出雙贏、多贏
張國棟
據3月14日《工人日報》報道,當前,越來越多的旅行愛好者選擇“囤旅游”的消費模式,即提前預訂機票、門票、住宿等,先囤起來再擇機出游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消費者在囤購旅游產品時,應根據自身需求選取合適的品類,避免沖動消費,要充分了解使用條款,在遇到問題時通過合法渠道維護權益。
“囤旅游”讓旅游的靈活性不斷增強,既能滿足不同客戶需求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(jié)約供需雙方的成本。尤其在價格合適時,提前購買機票、門票,預訂住宿等,有利于節(jié)省旅行開支,激發(fā)消費者深度旅游的熱情,這也是受到市場青睞的關鍵原因。有平臺發(fā)布的《2023年度“囤旅游”報告》顯示,2023年“囤旅游”的消費者規(guī)模比2022年同期增長超過1倍,2023年“雙11”,“囤”度假旅游產品的“95后”和“00后”消費者人數,比2022年同期增長超過3.3倍。可以說,“囤旅游”已成了一種新的消費時尚和趨勢。
與此同時,我們也應該看到,“囤旅游”也面臨一些問題,臨時加價、出行限制、不確定性因素等,很容易影響“囤旅游”消費品質和消費體驗。而一些旅游企業(yè)只注重前期拉銷量、沖業(yè)績,不顧售后的服務質量等,更是讓“囤旅游”的消費者大呼上當,叫苦不迭,不僅損害企業(yè)良好形象,也對整個旅游消費市場的健康發(fā)展造成不良影響。
傳統(tǒng)的旅游消費被認知為一種即時性消費產品,“囤旅游”讓旅游產品從即時性產品變成可遠期兌現的產品,給商家的生產方式、服務方式、客戶管理等帶來變化。在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(fā)展的趨勢下,“囤旅游”應該囤出旅游服務的質效提升、旅游市場的健康活力。為此,除了消費者的理性選擇,產品方和平臺方更應心系游客,不斷促進旅游服務提質增效。一是要通過了解游客需求,推出更加靈活、可靠、有品質保障的旅游產品。二是對產品的使用條款進行充分展示和事先告知,不能故意模糊關鍵信息,欺瞞誤導消費者。三是平臺方還應該做好供應商的管理,將游客評價及時反饋給供應商,幫助其做好產品優(yōu)化。
“囤旅游”帶來的市場熱度和發(fā)展契機,需要我們在旅游的事前事后服務中加強特色培育和品質建設,不斷滿足市場多元需求,讓旅游消費者在“囤”中感受到更便利、更貼心、更實惠的服務。這就需要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,因勢利導,守土有責,嚴格規(guī)范預售旅游產品營銷行為,維護好消費者權益,營造良好的消費環(huán)境,從而形成合力,讓“囤旅游”囤出雙贏、多贏。